AIDC储能政策解读——数字城市转型下的能源新赛道
发布时间:2025 November 6 11:10
Author绿色速递
一、政策背景: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能源支撑
国家《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》将“数据赋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”作为主线,明确以“城市数字底座”“适数字化改革”为支撑,推动城市基础设施、治理、服务的全面数字化升级。而人工智能数据中心(AIDC)作为数字城市的算力核心,其高能耗、高稳定性需求与储能技术深度绑定——政策将“能源数字化适配”纳入城市数字底座建设范畴,为AIDC储能提供了战略定位。
二、核心政策导向与要求
1. 绿色低碳:数据中心储能的硬性约束
2025年以来,多部门政策形成“组合拳”:
- 绿电消纳要求:《关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》明确,国家枢纽节点新建AIDC到2030年绿电消费比例不低于80%,鼓励通过储能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。
- 绿色数据中心标准:《2025年度国家绿色数据中心推荐工作通知》要求数据中心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达标,并将储能、氢能技术纳入加分项。
- 城市能源转型:《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工作要点》提出,推动AIDC等数字设施“零碳发展”,储能成为配套标配。
2. 安全可靠:AIDC储能的功能升级
《城市智慧高效治理提升行动》中,“数智赋能应急安全”明确要求:
- 针对AIDC“脉冲式用电”特性,推动储能系统参与电网调峰、备用电源保障,实现“零中断供电”;
- 鼓励应用长时储能、高倍率储能技术,适配AI训练的负荷波动需求(如宁德时代、海辰储能推出的8h锂电+1h钠电混合方案)。
3. 创新融合:技术与模式的政策支持
《数字化改革创新行动》提出
- 支持“光储充”一体化、AI能源管理等技术在AIDC的应用(如阳光电源的“绿电生产-储能调节-高效供电”闭环方案);
- 探索数据要素市场化,鼓励AIDC储能参与虚拟电厂、电力辅助服务等新型商业模式。
三、行业趋势:从“备用电源”到“能源资产”
1. 市场规模爆发式增长
政策与需求双驱动下,AIDC储能成为储能行业“新蓝海”:
- 宁德时代预测,2030年AIDC储能电池出货量将达2024年的30倍,对应市场规模约1500亿元;
- 企业端,双登股份AIDC储能业务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13%,占比升至47.2%,成为核心增长点。
2. 技术路线多元化升级
- 供电架构革新:从传统UPS向HVDC(高压直流)转型,减少电能损耗,适配“源网荷储”一体化(如阳光电源布局800V HVDC技术);
- 技术融合创新:锂钠混合储能、长时储能、AI寿命评估模型等方案落地,兼顾稳定性与成本(如海辰储能系统)。
3. 区域布局差异化
- 国内市场:依托坚强电网,以“绿电直连+储能调峰”为主,重点布局国家算力枢纽节点;
- 海外市场:电网薄弱地区(如美国、中东)需求旺盛,单体项目规模达1-2GWh,成为国内企业出海重点赛道。
四、挑战与展望
当前AIDC储能仍面临技术整合(跨供配电、制冷、AI调度)、商业模式(成本与收益平衡)等问题,但政策已明确方向:到2027年,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将建成50个示范城市,AIDC作为算力核心,其储能配套将从“可选”变为“刚需”。未来,“储能+可再生能源+智能调度”将成为绿色AIDC的标准配置,推动数字城市与能源转型的深度协同。